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同性恋该不该被歧视

裁判: 大傻鸮

这个貌似不用辩论了,相信大家都是反方。我好像发现我喜欢班上的一个直女(不行不行,我要掰弯她)
话说我发这个是不是没什么意义……
正方

该!破坏自然规律!

反方

不该!只要是真爱就好了!

看我头像,看我头像

回复 1# 大傻鸮


    傻鸮!!!
爱影儿  爱小坏  爱安然  

TOP

回复 2# 淡墨丶无殇

主人!!!
看我头像,看我头像

TOP

回复 3# 大傻鸮


    抱!
爱影儿  爱小坏  爱安然  

TOP

回复 4# 淡墨丶无殇
抱抱!
看我头像,看我头像

TOP

回复 4# 淡墨丶无殇

话说好冷清
看我头像,看我头像

TOP

回复 6# 大傻鸮


    诶 对哦
爱影儿  爱小坏  爱安然  

TOP

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反对同性恋,在古代甚至比西方更为宽容,同性恋与婚育也没有矛盾。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同性恋能入诗,可见在孔子眼中,同性恋是很正常的感情。《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鲁昭公之子公叔务人有一个宠爱的娈童(嬖僮),叫做汪锜。当齐国攻打鲁国的时候,公叔务人和汪锜同乘一辆战车奋勇拼杀,一同战死,一同停殡。鲁国人因汪锜年幼,就打算以殇礼葬之,礼仪上来说自然比成年人的葬礼低一些。孔子当时掌礼仪司法、施教化,他发表意见:"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意思是说:汪锜能拿着武器因保卫国家而战死,没什么成年不成年的区分,可见当时同性恋并不被视为异常。

《诗经·山有扶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子都就是因为貌美而受到郑庄公宠爱的。孟子不可能不知道子都暗箭伤人的事情,但是当他提到子都时,却忍不住赞叹道:"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不知道子都长得漂亮的人,是不生眼睛的。孟夫子整天养浩然之气,对国君都舍不得说几句好话,可是一提起子都,完全是悠然神往的表情,可见孟夫子也很欣赏男色。

晋朝的男风盛行,人们不仅崇尚女色,还崇尚男色,但男子必须貌若女子才算俊美。张翰就曾作过一首《周小史》,如此赞美一个美丽少年:"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尔形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绮靡,顾盼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6]

同样,女同性恋在中国古代是相当普遍的,并被当时的人们所容忍,人们甚至认为女子的同性恋关系是闺阁中必然存在的习俗,当它导致为了爱情的自我牺牲或献身行为时,还会受到人们的赞扬。明代著名才子李渔曾就此题材创作过一部名叫《怜香伴》的戏剧,讲述了佳人爱慕佳人的爱情故事,曹语花美貌与体香异于常人,而崔笺云诗才与谋略并重,二人以诗会友渐生情愫,种下情根,誓作来世夫妻。

清代的女同性恋情形可谓至为激烈,《粤游小志》记载:"广州女子多以拜盟结姊妹,名金兰会,女出嫁后,归家恒不返夫家,若促之过甚,则众姊妹相约自尽。尽十余年风气又复一变,则竟以姊妹花为连理枝矣,且二女同居,必有一女俨若藁砧者。"金兰会的女子又称自梳女,凡是缔结金兰契的女子,一切婚约均属无效,男家不得强娶,她们誓不肯和男子婚嫁,即使被迫嫁人也不会住在夫家和丈夫同寝。而结盟的二女则会同居,随后成双结对、誓不相负,临终前还会选择嗣女继承双方财产,死后也会被埋在一起。

古代的道德观念中男子把女子失贞、失节的淫行当做大罪,礼教竭力鼓吹妻妾之间和睦相处,让家庭中妻与妾、妾与妾和睦如姐妹,有些人因之而产生了爱情,不过这种关系比之于偷情通奸显得温和而隐秘,只要不对宗族构成威胁,男子不唯默许甚至鼓励。然而当女子之间有真正的爱情产生,便会激发巨变。两个女子相爱较之异性恋更为激烈,往往因嫉妒而其纷争,这种事情常常发生,甚至到了性命相搏的地步,以至于儒家知识分子大为震恐,动用政权和族权的力量来加以惩罚。
看我头像,看我头像

TOP

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就……
看我头像,看我头像

TOP

同性就是力量
同性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歧视同性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世界发出万丈光芒
同性就是力量
同性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歧视同性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世界发出万丈光芒

自己编的【勿喷】
看我头像,看我头像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