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区域性意见调查】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结束时间: 2019-7-7 20:12 ,裁判: Gustav

——那些隔过黑暗的花和水

Q1 技术性科目是否比文化性科目更加重要,在解决就业前景的问题下,家长、老师是否应该调整学生的受教育偏向?

Q2 理想的教育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才算是公平的教育?

Q3 应试教育与欧美教育是否都具有结构性缺陷,在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体制适应性上偏向中高收入阶层?

Q4 中/欧美教育本身在阶级流动中是否产生积极作用,还是作为维持上层阶级统治的工具?

Q5 教育效果的优劣,是否因为不同体制具有的本质属性,还是建构问题?

Q6 教育应该是公有化还是私有化的?校本位制和民主化管理的教育制度,哪个更有利于大多数学生?

Q7 “好学生”是否是当前教育体制下(无论国内外)的既得利益者,“差学生”的所有不幸是否可以纯粹的归咎为自身不努力?

Q8 “混学”是否是一种对于教育的消极对抗,还是“小混混”本身具有的原罪?只要努力,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得到阶级的改变吗?

Q9 对待罢课和教师罢工的看法?

Q10 教育本身是为了培育属于社会的人、属于国家的人还是属于自己的人? 解决生计问题,是否是对于专业学生的最主要目的?如果是的话,这种现状是理所当然的吗?

选些回答和发表看法就行了,
嘛,大概只是好奇在大多数论坛的各位眼里,对于教育的看法呢
正方

保守Conservative

反方

激进Radical

Dixi et salvavi animam meam

Q2 理想的教育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才算是公平的教育?
     个人认为没有所谓公平,每个人也因为环境不同而独特。每个人因为幼年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家长观念的不同,导致眼界多多少少会有差别的。即使是老师教同样的东西,每个人的理解也会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都会不同。好比说学美国文化或者是英文,有些孩子可能每年会去美国游学,有些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英文从来没接触过。


Q5 教育效果的优劣,是否因为不同体制具有的本质属性,还是建构问题?
     个人认为没有优劣之分,欧美国家因为稳定的时间比较长,阶级比较稳定一些,不同阶级的人也没有特别多想要鲤鱼跳龙门的想法,比较安于现状;学校也不会像国内那么体制化管理,造成尤其是低阶级的人没有能力也多数时候没有想法去考Harvard/MIT;加一点,至少美国,给中产尤其是低产阶级人群的工作岗位比国内充足不少,所以也就没有拼学历的必要,也就没有绝对的教育效果。至于如果你指的是实践能力的话,个人认为欧美体系好一些的原因是,爱学习的很拼命的在学,也有足够的条件,不爱学习的有很多去打工,实践的机会。提一下我在的这所高中,有一个项目是可以边打工边上公立网课,时间可以兑换成学分。

Q6 教育应该是公有化还是私有化的?校本位制和民主化管理的教育制度,哪个更有利于大多数学生?
     个人认为公有化会更利于大多数学生,仅仅因为公有化的话,制度方面会统一一些,学校之间转换也会容易,相比较如果都是私有化学校,之间沟通障碍。【比如我所在的这个学区里,每一所高中都是同样的日历,作息时间,规章制度也基本一致】

Q7 “好学生”是否是当前教育体制下(无论国内外)的既得利益者,“差学生”的所有不幸是否可以纯粹的归咎为自身不努力?
      天赋很重要。专注度也很重要。多动症是真事儿。努力就一定有结果,是最欺骗人的鬼话。

Q8 “混学”是否是一种对于教育的消极对抗,还是“小混混”本身具有的原罪?只要努力,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得到阶级的改变吗?
      “混学”在我看来大概有两种,第一”尝试过了,但真不是这块料或者对应试教育不满", 第二“学习无用论”;第二种个人认为放在什么体系下都不会好好学习,所以不是消极对抗,除非你说的教育指的是学习本身,那么所有“混学”都是一种消极的对抗。

TOP

回复 2# 鱼香寿司乄


    感谢回复。
    消极对抗那块我又打少字了。
    准确说……问的是“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消极对抗”
Dixi et salvavi animam meam

TOP

回复 1# Gustav


    Q1 技术性科目是否比文化性科目更加重要,在解决就业前景的问题下,家长、老师是否应该调整学生的受教育偏向?1.技术性和文化性科目没有轻重之分,因为现在技术性更加容易找工作,而且收入更高,于是显得更加重要。
2.解决就业前景后,家长,学生自身还会对受教育保持正确态度吗?

Q2 理想的教育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才算是公平的教育?
1.我认为理想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和战国时期的教育方式趋近,但在自然科学上加以偏重。
2.教育大概是不会公平的,最多只能做到硬件公平,至于学生自身软件总不可能公平的。

Q3 应试教育与欧美教育是否都具有结构性缺陷,在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体制适应性上偏向中高收入阶层?
结构本身没有什么缺陷,偏向中高层是将学校放入市场中的必然结果。
Q4 中/欧美教育本身在阶级流动中是否产生积极作用,还是作为维持上层阶级统治的工具?
确实会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流动中产生积极作用,最顶尖与最底层不在范围之内。


Q7 “好学生”是否是当前教育体制下(无论国内外)的既得利益者,“差学生”的所有不幸是否可以纯粹的归咎为自身不努力?
1.‘好学生’和既得利益者没什么太大关系,,对于好学生而言,改革教育制度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
2.有的“差学生”只是丧失自信,和自身不努力没有太大纠葛。

Q8 “混学”是否是一种对于教育的消极对抗,还是“小混混”本身具有的原罪?只要努力,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得到阶级的改变吗?
1.没有人愿意混,在成绩与作业的双重打压之下,再加上一些自身问题,就开始混。
2.努力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教育,但阶级改变只存在于在部分阶级之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现在就别想了。
Q9 对待罢课和教师罢工的看法?
中国近代学生的罢课已经成为一种用来威胁统治者的政治手段,但终归不是正途。
大概或者也许是,恐怕仿佛不见得。

TOP

回复 1# Gustav


   Q1 技术性科目是否比文化性科目更加重要,在解决就业前景的问题下,家长、老师是否应该调整学生的受教育偏向?sure,苏联解体各国争抢的是物理数学等领域的大家,而不是金融文学方面的专家。应该,但是这不是关键所在。真正应该调整的是舆论导致的“教育无用论”、“明星赚钱论”等严重不良的倾向,这种导向下的学生受教育偏向最差。

Q2 理想的教育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才算是公平的教育?
个人意见:提升技术性学校的地位【注意是地位而不是招生数量或者虚头巴脑的一本评定】,使之成为和研究性大学并列(或者稍次)的存在,进而拓宽优秀人才发展途径,促进高精尖工人短缺难题的解决,并建立相应的中学培养体系。对于传统中学而言,暂缓所谓“素质化”教育,重新抓紧竞赛人才培养,提高高考试题难度,提升考生科研能力基础。此外,引进计算机作为必考学科。大学方面给予冷门重要专业【生物材料等】一定支持,正确引导其走向(比如打压最近材料界纸上谈兵的风气)。加强思想教育,清理教师群体中的“恨国党”,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在校园内打黑,开展公开透明的举报途径,避免“校霸”的出现。此外,留学生方面必须削减!不给予留学生任何优惠,对为进入好大学转换国籍的学生不予录取。开创中国自己的学术期刊并吸引更多的人在中国期刊上投稿,形成自己的学术圈。暂时想到这么多。
公平?本来就不可能有公平的教育,现阶段很多“公平”不过是适得其反。

Q3 应试教育与欧美教育是否都具有结构性缺陷,在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体制适应性上偏向中高收入阶层?
都有 ,但是应试教育缺陷相对较少。教育资源分配应试教育是有一定偏向性,不过美国没这个问题,他们直接把底层民众上升的路堵死了,自然也就没分配的问题了。体制适应?都很好啊,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尽管现阶段实际操作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不过理论上没太大问题。欧美是“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理应享受精英化的教育为自己以后继承父业打下基础,底层民众也可以在“素质教育”中自娱自乐,日后成为资本家们的苦力。

Q4 中/欧美教育本身在阶级流动中是否产生积极作用,还是作为维持上层阶级统治的工具?
中国有,高考改变人生不是玩笑,外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一个教育体系不能维持上层阶级的统治,那它为什么会被创造出来?
Q5 教育效果的优劣,是否因为不同体制具有的本质属性,还是建构问题?
都有,不详谈了。
Q6 教育应该是公有化还是私有化的?校本位制和民主化管理的教育制度,哪个更有利于大多数学生?
公有化,不知道你说的校本位制什么鬼………………无法回答。
Q7 “好学生”是否是当前教育体制下(无论国内外)的既得利益者,“差学生”的所有不幸是否可以纯粹的归咎为自身不努力?
国内绝大部分是,国外相当大一部分是。看情况,偏远穷苦地区或者该学生有一个不幸的家庭的话就并不是,其余,只要智商不落后常人太多,就基本是了。
Q8 “混学”是否是一种对于教育的消极对抗,还是“小混混”本身具有的原罪?只要努力,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得到阶级的改变吗?
后者,前者不过是借口。消极?不对,是积极。自从韩寒反体制教育成功后,“小混混”便多了一条晋升路线:反体制吼大声点,吼出名了一样可以成功。大部分情况下是这样的。
Q9 对待罢课和教师罢工的看法?
得看为什么,不给背景这样的问题就是耍流氓。本地市上以前某学校为反抗涉黑校长操纵教师教籍学生老师联合罢课这种行为我是十分支持的,但是我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严苛公正的监督举报体系尽可能在这种活动发生前解决它。至于被境外势力操纵罢课FZF什么的,就应该把带头的以反政府罪枪毙,剩下闹事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一定的惩戒,并迅速镇压。
Q10 教育本身是为了培育属于社会的人、属于国家的人还是属于自己的人? 解决生计问题,是否是对于专业学生的最主要目的?如果是的话,这种现状是理所当然的吗?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教育体系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是的,是的,但是仅限于学生,国家应该利用这点,通过薪资等条件调控学生对专业的倾向扬长补短,进而促进国家的发展。
敏而不疑,缜而不繁;娇而不横,求而不奢;诤而有益,谋而有断;处危有度,历难有瞻;其节如松,其韧若竹。

TOP

回复 1# Gustav


   话说你正反方都支持什么观点啊……校本位又是什么东西?
敏而不疑,缜而不繁;娇而不横,求而不奢;诤而有益,谋而有断;处危有度,历难有瞻;其节如松,其韧若竹。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我是宇宙第一直男我叫王宇直

TOP

回复 4# 镇星河


    感谢回复√
Dixi et salvavi animam meam

TOP

回复 5# aaok


    谢谢抽出时间进行评论呢V
Dixi et salvavi animam meam

TOP

回复 6# aaok


    啊。。就是自认为对当前教育制度应该采取激进还是保守的行为啦……校本位制的话,给了比较好理解的思路就是校董会这种东西的存在,校方机构自主办学,经济上较为独立,有自己的法人,以学校本身的利益为重。
Dixi et salvavi animam meam

TOP

返回列表